☆、 〔四〕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    土牢的唯一线索,就是老四称看到牢头身上沾有牡丹花瓣。可是牡丹在洛阳种植甚广,街边巷尾、寻常百姓,常见牡丹旁逸斜出。因此,说这个是线索,实在牵强。

    一连几日,文清和沫儿都流连于洛阳城中各大牡丹园。但整个洛阳,公卿贵戚建造的邸园总数少说也有几百处,除去一些沫儿常去的开放式园林,还有很多私人园林不许外人进入,纵是文清沫儿千方百计讨好管家,也不过讨得一逛,哪里容他四处查看,白白浪费了几日的时间。

    今日婉娘和三哥不在家,沫儿和文清偷个清闲,躲在家里不出门。

    文清老老实实修剪着这几日购进的牡丹根茎,偶尔逗着沫儿说几句话。沫儿拿了一本不知从哪里翻来的诗集,慢条斯理地踱着方步,满眼愁苦之色。若不是仍一身男装打扮,真像是哪家的大家闺秀对景伤情、顾影自怜呢。

    也难怪,豆蔻时节,正是容易自怜自艾的年纪。沫儿自从得知方怡师太是自己的娘,便时不时感慨一番,看到一片树叶落下、一朵花儿凋落,都恨不得同自己的身世联系在一起,情绪会瞬间低落起来。

    文清不善表达,对于“矫情”一词连听也未听过。但他从心底里关心沫儿,一看到沫儿心情不好便陪着小心逗他开心。黄三呢,早见怪不怪,只是慈祥一笑,任由沫儿闹去。但讨厌的婉娘,只要一看到沫儿这个样子,不仅不安慰他,反而捂嘴偷笑,像耍猴一般看着他,并揶揄他未去梨园表演屈了才了。因此,沫儿很是愤怒,在婉娘面前几乎不敢表现出来,唯有一口恶气撒在文清身上。

    文清将枯朽的牡丹根修好,小心地把牡丹皮剥下,等黄三回来炮制成品丹皮。沫儿摆了一个自认为十分潇洒的姿势,对着梧桐树沉默良久,幽幽地叹了一口气,念道:“清风藏深意,古巷留余香。虫豸扰洛城,蛴水何惊忙。闻香迎寒露,静心罢晚妆……”

    文清一直找不到话同沫儿讲,听他念出这么一串儿非诗非曲儿的句子,忙道:“这诗真不错。沫儿读书比我强多了。”

    沫儿冷冷地哼了一声,道:“不是我写的,小时候我娘教我的。”

    文清羡慕道:“你娘真好。”

    沫儿知道文清也一直在探究自己的身世,不由生出同病相怜之意,闷闷道:“我娘当时教我唱了好多小曲儿,这首是最文雅的,可惜不知道是什么意思。”说着眼圈红了。

    文清唯恐沫儿哭起来,胡乱解释道:“这首诗可真有意思,你看前面几个字,什么清风古巷、虫豸蛴水,还有闻香、静心等,同我们近来碰到的怪事还挺吻合的呢。”

    这话说出来,两人都愣住了。清风巷,盅虫,蛴粉水,闻香榭,静心堂,这些堆砌的词语之间难道有什么特别的联系?沫儿一字一顿地将诗重新读了一遍,疑惑道:“清风藏深意,古巷留余香。莫非是指曾家小兰出事那个清风巷有什么古怪?”

    文清挠头傻笑道:“我也是随便猜的。这歌儿后面还有吗?”

    沫儿早忘了顾影自怜,激动地跳了起来:“后面还有!”转身跑回中堂,将一整首曲儿写了下来:

    〖清风藏深意,古巷留余香。

    虫豸扰洛城,蛴水何惊忙。

    闻香迎寒露,静心罢晚妆。

    风在何处?风在旗梢。

    土在何处?土在兽脚。

    入在何处?入在午马。

    出在何处?出在鼠腰。

    ……〗

    诗句的后面,竟然是这么几句莫名其妙的念词。

    沫儿沮丧道:“后面还有几句,可是我记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这首曲儿,同当日进入香木堂主阴阳十二祭祭坛的那个歌诀一样,小时候方怡师太抱着沫儿,曾经唱过无数次,但从来没告诉过他其中有何寓意,沫儿只是无意识地背得滚瓜烂熟,并牢记心底。若不是那晚灵魂出窍,看到娘抱着自己唱这首曲儿,沫儿差不多忘了。

    若是前面几句说的是洛城闹盅虫的事儿,那后面几句完全没有任何章法,似乎只是一段毫无意义的顺口溜。两人抵着脑袋研究了半晌,也不知道这几句但语说的是什么东西。

    两人合计了下,决定去清风巷看看再说。

    出门口雇了辆马车,很快就到了德立坊。两人顺着记忆中的道路一个巷子一个巷子地排查,终于找到一个似曾相识的巷子口。

    清风巷同上次见到的一样,僻静安逸,周围的槐树和花草荫翳蔽日,十分宜人,且巷子里干干净净,除了枯叶落花,不见一点儿垃圾。

    文清推门想去曾兰当初租住的小院看看,沫儿顿时紧张,扭着身子不肯进去:“里面谁知道有什么东西呢。”文清只好作罢。

    留心看了一圈,文清纳闷道:“这么好的院子,似乎都没住人。”如今已近午时,没有一个人进出,也不见有炊烟和饭菜的香味,确实有些奇怪。

    沫儿有些后悔擅自行动,拿出写了歌诀的纸条看了看,道:“后面提到马,难道入口是在谁家的马厩里?出口是老鼠洞里?”

    文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