☆、第四十七章(1/2)
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村里有个公用的晒谷场。晒谷场在山脚下,都是石头地,很大一片。秋收后要用的时候,村长给分成几个区域,村里人排着队用。
小麦或稻谷要先晾干,然后脱壳。
水稻脱壳时先将谷粒打下来,放到一个凹型石器里面,再用软木头做成的舂器来舂,叫做舂米。
舂好后将壳子扫掉,剩下的就是白油油的大米粒了。
但大米粒还要再筛两遍,这才算是完事了。
步骤虽然不多,但操作起来是相当累人的。谁家不是上千斤的粮?
但是农户人家,只要闻着那些粮食的香味,那一切都值了。
石怀山家的粮,花了5、6天才弄利索。
小麦那些跟去年一样,一半交税,一半自家吃。而大米除了留出来交税的部分,严秋只给家里留了200斤吃的,其它的都让石怀山拿去卖掉。
粮食放进仓房,这一年就有了底气。
严秋坐在院子里,一手拿一个玉米棒子互搓,将玉米粒搓下来。这活他还干的不熟,搓的手疼。
石怀山心疼他,不让他干,“好好的手都弄粗了,放那回头我弄。这又不着急。”家里玉米面可还多着。
“待着也是待着,我慢慢干。还能啥活都让你干啊?”
“我干咋了?我这混身力气的,可不像你,细皮嫩肉的。”石怀山边说着边伸出大爪子,在严秋的脸上摸了一把。
严秋一玉米棒子将石怀山的爪子拍边上去,“大白天的,有没有正形了?!”
“在咱自己家,你是我齐君,摸摸还不行了?”
“摸你自己去!”这人咋越发流.氓了!
“我自己的有啥好摸的。”石怀山笑嘻嘻的蹲在严秋边上,将他手里的玉米棒子抢过来,“我搓吧,你接着点玉米粒子就行。”
严秋瞪石怀山一眼,将簸箕往正了摆一摆。“明个你去招福那看看吧?这么多天了,肯定惦记呢。”
“嗯,我也这么打算的。一会我跟刘三叔约个车去。”石怀山又道:“明个你可别动这些,等我回来干啊,我到招福那说两句就回来。”
严秋皱着脸,“那我天天待着干啥?不找点事做,没意思啊。”
石怀山不赞同道:“你咋没做事呢?天天早上教那几个毛孩子就够累的了,旁的时候就好好歇着吧。再说,做饭不是活啊?你还给菜园子浇水呢!”
严秋心暖的说不出话。他干这点家里的零碎活,怎么跟石怀山比?可这个男人就是这么能惯着他,如何不喜欢?
第二天,石怀山坐着刘三叔的骡子车就去了杜家坎。果然像他说的那样,进屋没说两句话,就又赶回来了。
一进门,可把严秋惊讶够呛,“咋这么快就回来了?”
石怀山喝了口水,“说两句话就走了。也没啥事,都挺好的。”
严秋又帮他添了一杯,“说啥了都?招福明年要养螃蟹不?”
石怀山摇摇头,“也没说啥,就问问过的咋样,地收好没有。完事跟他说了下养螃蟹的事。我俩合计了一下,不打算让他养了。他家就他一个汉子,浇水都浇不过来。也顾不着啥人给干活,杜家坎那水更少,可不好养。种的多,弄不好稻子就得旱死在地里,不划算呐。要是只种个一亩三分地的,折折腾腾也没意思。”
“这倒是。”这螃蟹可不是想养就养的,家里人手要够用才行。
石康全家里的收成比往年少了不少。下种子的时候就比别人家晚了几天,秋收看别人家都开镰刀了,他也没敢再多等几天。地里肥施的也不够劲,这收成自然就差很多。
年轻时候,石康全也是一把种地好手。家里地又多,那时候在村里算得上富裕人家。不然也不会到城里买齐君回来。可后来家里有齐君侍候,地里有儿子干活,慢慢的他就懒了,谁不乐意歇着?没想到,临到老了,这又得干起活来了!
石康全除了觉得命苦以外,不会在自己身上找任何的毛病。他只觉得是后续的这个齐君把他的运道带差了!以前明明挺好的,可你看现在,生孩子,孩子是天瞎。种地,地里收成差。简直没一样顺心的事!还有那石招福,从小白疼他,结了亲居然去了杜家坎,这是成心不想帮他的忙啊!更可气的是那个野种,种稻子养什么螃蟹,居然干成了,真是老天没眼!
石康全越想越气,回家到里看谁都不顺眼。齐君不再那么可心,小儿子阿庆也变的讨人嫌,这么大岁数了,啥也不会干!
石康全他齐君现在过的就是石怀山他阿爹曾经过的日子,每天被石康全打打骂骂。阿庆被石康全赶着,天天搓玉米,磨玉米面,一双手都起了泡。他现在睡了石招福的屋,吃东西也不用藏着,可根本就没有好东西吃了。
石康全他齐君心疼自己儿子,趁着石康全心情不那么差的时候,忐忑的说了句:“阿庆还小,干活干不好,又慢,家里快没粮了。要不,让招福回来搭把手把那些玉米棒子磨出来?”
石康全阴沉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