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96章 :朱元璋也有豆腐心,叶大人最后的早饭,几百年道行都扛不住!(1/3)
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朱元璋和马皇后,看着来通知他们的朱棣,以及背负行囊的沈婉儿和俩丫鬟。 他们只是对视一眼,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 毕竟,他们前不久才看到叶青下达了,那道‘以防万一,有备无患’的命令。 马皇后明知故问道:“这是要撤离吗?” 与此同时,朱元璋还看向叶青所在的方向,似有关切的问道:“你师父也要撤离吧!” 朱棣听到这里,还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 他爹这是开窍了? 居然开始关心他师父了? 沈婉儿却是对此不以为意,因为她早就从她‘马大姐’那里得知,这郭老爷其实也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。 他在这种时候不大明显的表示关切,是既正常又合理的行为。 紧接着,朱棣的表情,也不再诧异,反而还一脸的释然。 因为他想到了这位老父亲曾经的点点滴滴。 他这个爹确实严厉,打他们也是真的打,但爱他们也是真的爱。 在父爱这一块,他真的是一个不输给任何人的好父亲。 想到这里,他就想通了他爹对他师父的感情。 郭老哥在面对叶老弟之时,他是真的老哥哥! 郭老爷在面对叶大人之时,他也是真的有变成皇帝陛下,弄死那目无君父的叶混蛋的冲动! “对!” “他也会撤离。” “可你们也知道他的脾气,他较真起来,比谁都较真。” “但凡还有一个人没有撤离,他就不会离开这里。” 朱棣把话说到这个份上,朱元璋和马皇后,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。 二人点了点头之后,就跟着朱棣他们一起,走在了撤离的路上。 他们撤离的地点不远,就在距离宝瓶口不远的,第一个半岛高地之上。 那里居高临下,向西看,可以看到从宝瓶口汹涌而来的岷江之水,向北看,还可以看到对向的山脚平原上的灌县老城。 而这块宝地上建造的‘灌县大酒楼’,还是他‘郭老爷’投资修建的! 很显然,那里就是他们这些核心工作人员的,即将要撤离的地方。 他们之所以撤离那里,那是因为即便是宝瓶口堤坝被冲垮,即便是灌县沿江地区被淹,那里也不会被淹。 这样的灾中安全之地,就是他们应该去的地方。 他们待在那里,可以说是既能保证自身安全,也能时刻把握灾情,最快速度的做出反应。 当然了,这也是叶青的‘束水攻沙,让洪水助力清淤’的治水方法失败之后的,应急备用方案! 即便他们不想这套方案真正启用,但也不得不时刻准备着,接受这最坏的结果! 不久之后,他们就来到了灌县大酒楼。 朱元璋等人的眼里,这灌县大酒楼的一圈,都整齐的堆码了不少防汛沙袋。 看得出来,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,叶青也做了不少的工作。 “你师父呢?” 朱元璋在进入大酒楼之前,依旧看了看外面,再看向朱棣问道。 这一刻不论是朱棣还是马皇后,又或者是沐英和毛骧,都面露淡淡微笑。 首先,这‘郭老爷’在朱棣面前,对叶青的称呼都变了。 这还是第一次,他在自己儿子面前,用‘你师父’三个字,来称呼叶青! 不需要朱元璋那难得的笑容,仅从‘你师父’这三个字,就足以肯定,只要这一关能平安度过,他朱元璋和叶青之间,就很大程度上会有一个不错的结局。 朱棣忙笑道:“爹,我不是都说了吗?” “师父一定是最后一个撤离的人,你看外面,还有不少人在撤离呢!” “你放心,还有时间,还来得及。” 朱元璋点了点头之后,这才猛然摇头道:“你们可别多想,咱可没关心他。” “爱撤离不撤离!” 话音一落,他就大步流星的走进了客栈。 朱棣和沐英以及毛骧三人,看着二人往里走的背影,也是终于松了好大一口气。 其实,他们已经做好了绑人的准备。 他们深知,大明的开国皇帝,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,再加上家里有继承人坐镇,他是真有可能做出‘君子立于围墙之下’的举动来。 不过现在看来,不用绑人了! 按照叶青的要求,一楼大厅不住人,一楼的桌椅板凳拼凑好,摆放吃食等应急物资。 他们这些大活人,则全都往二楼及以上安置。 虽然说按照以往的洪水来看,最大的洪水也淹不到这里来,但也还是那句话,为了以防万一,就必须事无巨细的做好万全准备。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卯时过半。 在这个天刚刚发亮,应天府的文武百官也开始进宫上朝的时间,灌县知县李国栋,以及灌县驻军将军秦为民,也拖着疲惫的身躯,来到了这里。 朱元璋看着狼狈不堪,两脚泥泞的二人,当即就知道他们为何如此狼狈。 不用想都知道,他们一定是带领本地衙役和军民,去组织撤离去了。 他们都到来了这里,足以证明该撤离的人,已经全部都撤离了。 朱元璋看着现在一心为民的李国栋和秦为民,也是当即就想起了当日不服管教,甚至纵容女儿和发妻不法的二人,不禁点头称赞了起来。 “佛家说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!” “可做了孽之后,凭什么放下屠刀,就能立地成佛呢?” “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,必须用足够的功劳来抵罪才行!” 说到这里,朱元璋的脸上,便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