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1章 已是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(2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还是有数的,只是对林巧枝短短一天时间,拆开外壳看了看内部构造,就能画出这副整体功能模块图,理清楚其中逻辑,还是不免暗暗咋舌。
  “这条甬道和步进动力有冲突吧。”钱工提出了一点意义。
  “甬道这一方向,可能和里面的齿轮设计有关。”齐诚回应道。
  很快,会议室里的所有人,都陆续加入到这场讨论里。
  紧接着,还有一些经验丰富的一线工人参与进来,他们对加热炉的实际运行情况,都有自己不同的经验和想法,即使技术基础差了一点,但完全能跟上问题,提供自己的见解。
  讨论的气氛也逐渐热烈起来。
  等到能讨论的、能排除的都尽量排除了。
  林巧枝将墙上的简单模块图纸,通过粉笔涂成三个不同的部分,一部分是基本排除怀疑的,一部分是重点怀疑对象,一部分则是无法确定。
  这时候,讨论接近末尾了,不用再多说,陆良也能看出林巧枝心有成算了,于是直接交出指挥棒:“林工,你来总结说两句,说说这炉子,也可以说说接下来的计划。”
  “行,我就不客气了。”林巧枝也不怯场,在一众人投过来的目光中,起身道:“关于找出病根,接下来我的主要突破思路,就是专门设计流程特殊,重点针对加热炉不同功能部位的测试方案。虽然我们排除后剩下的区域也不少,但对于功能测试来说,却并没有太大的负荷了……”
  简单来说。
  一条ABCD……WXYZ的一条环环相扣、相互交错的线。
  在经过排除后,目前只剩下ABC……LMN……UVW这一部分。
  林巧枝预备设计几条不同的生产方案。
  比如:
  方案①,主要使用到ABC+MN,对B的负担最大。
  方案②,主要使用到ABC+W这条线,可以测试W是不是引起电机烧毁的主要模块。
  这些方案的设计,就要尽可能巧妙了。
  测试同样的几项功能线上的点,想要做到全覆盖,复杂笨拙的方案可能要测试几十条,但巧妙的方案,可能功能交错,相互印证,能大大减少测试用例。
  最最重要的是,设计的方案必须是正常生产流程,不能搞极端案例。
  以免测试过程,又把加热炉弄出新的故障和问题。
  林巧枝简单十几分钟,把所有思路都讲得清楚明白,即使一线工人也能听个囫囵懂。
  只是不明白,林巧枝怎么把像是蜘蛛网一样相互拉扯交织的功能,扯成这样一条条简单直白的线。
  不懂也没关系。
  干就完了!
  她最后道:“接下来的话,还是需要大家精诚一致的配合,尤其是一线生产经验丰富的工人,还请各位班组长认真选一些平时干活动脑,心细,善于观察的工人出来。我们下力气把几条测试线做足了,争取一举把病根揪出来!把敌人给我们阵地埋的诡。雷排出来!”
  这句话一说完,陆良等人已是不约而同的鼓起掌来。
  使劲鼓掌得手都拍红。
  这个时候,林巧枝要是光喊口号、只会光说不练的假把式,大家也就给点面子听听,资历该摆的,技术该拿的,也就都拿出来了。
  小年轻为什么在重要场合说不上话?半桶水都没有,洒出来连地都湿不了,实在是浪费时间,浪费精力,难道还要纡尊降贵的捧着你,哄着你?
  但林巧枝这样干脆直接地摆出方案,实操性强,清晰明了,领着所有人在解决问题的路上往前跑,大家跟上都来不及,他们一起遇山开山,遇水架桥,好不痛快!!谁还去管什么年龄、资历的问题。
  更何况,大家下意识里有一个观点,只要给林巧枝把问题锁定到像是电机那么小的一个范围,她就非常有希望解决。
  其实说起来,这一整套流程全部做下来,基本要调动整个车间的人,还要投入在座各位不小的精力和时间,脑子和身体可能都要受一番苦。
  但调动再多的人,吃再多的累和苦,也比去低头弯腰受窝囊气强!!
  要是林巧枝真能把这个问题揪出来,解决了,他们就算是不吃不喝睡在车间里,脊骨也是挺直的。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