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本感言(3/5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,内容容易缺失,阅读体验极差,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。

断断……没了。但现在,断断续续断断续续……续上了。

    比如,我第一次进行时间记录,只坚持了半个月,那时候觉得太难了,但现在,我从20年11月开始每天记录自己做事的时间,现在21年8月,快一年了,还在继续,而且再也没觉得困难,还会继续,试试五年,十年是什么感觉。

    比如,我的习惯培养断断续续坚持了快三年,我的单核工作法记录使用了一年半后,在前两天升级为正反馈系统。

    比如,我学习情绪管理后,情绪不再那么极端,不再过度起伏不定。

    比如,我享受到了大块、不受干扰地长时间思考一个问题的快乐。

    比如,现在所有认识我的人,都称赞我自律,甚至认为我过分自律了,这是过去没人说过的。当然,我认为自己目前的自律离及格线还有一步之遥。

    很多很多。

    用《意志力》这本书的说法就是,我通过不断做这些事,慢慢地,我的意志力增强了,能让我做到以前做不到的事,意志力再度增强,从而形成良性循环。

    7,那我过去呢?

    浑浑噩噩,稀里糊涂,生活没有目标,人生一片迷茫,但却误以为自己很聪明,误以为自己过得不错,误以为别人才是傻哔。

    我现在每每回忆过去,总有一种不真切感,过去好像活在梦里一样。

    过去的我,做事没目标,没计划,没有方法,没有原理,没能力,没培养过优秀习惯,不会记录,不会反思,不会思考,不会努力,什么都没有……

    我之前说过,我过去大脑没有发育成熟,直到这两年,才发育完成。

    大脑中年才发育完成?我不知道科学怎么解释,但我这几年就是这么感觉的。

    我现在也偶尔误以为有些人是傻哔,但一旦有这种念头,我会立刻追问自己,他为什么这样,找到原因后,再进行深一步的追问为什么。

    然后反思,我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?

    让我高兴又尴尬的是,十次有九次会发现,原来对方的傻哔行为,我也犯过,甚至一直在犯。

    然后,我会本能减少攻击性,开始反省,以后尽量不能做相同的事。

    再然后,我慢慢变得宽容,能容忍完全截然相反的立场,而不是像以前一样,遇到别人的反对,遇到不同的立场,就跟打鸡血一样反驳甚至骂人。

    因为,我觉察,然后原谅了自己。

    我过去之所以总是战斗总是反击,是因为我过度被本能控制,只会本能保护自己,恐惧被人否定,害怕被人发现我原来是个笨蛋,也就是习惯性防卫。

    我过去,经常因为争论一个自以为是的黑白分明,忘记了这个世界还有赤橙黄绿青蓝紫……

    8,我终于有了目标。

    我前三十多年的人生,就是一片迷雾,我就像是一个无头的苍蝇,或者像是一个测不准的小量子,永远能做出无法理解的行为。

    我做过的傻事特别多,充分展示了人类的迷惑行为……

    这几年,我通过各种方式觉察自我,认清自我,然后坚持不断寻找人生意义、方向、目标、终极、价值、自我实现、渴望、梦想、理想、最大欲望等等这一切混合的概念,还是暂定为目标吧。

    我终于找到了。

    没什么技巧,就是一直找,一直找,一年不行就两年,两年不行就三年,然后找到了。

    有了清晰的目标,是我能一点一点改变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    我经常思考过去与现在,偶尔会觉得,或许,我的过去并没有荒废。

    我的前半生,只是在迷雾中寻找自我。

    现在,找到了。

    9,我的感激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我发现,这本书对我自己的作用更大,所以我更加感谢订阅《众神世界》的读者。

    特别特别特别感谢!

    其实大家也能看出来,我不太懂社交,甚至本能地不去写主角与女性的戏份,这跟我过去的经历有关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人类现在的习惯和能力,除了基因的影响,大都是受环境影响,童年时期所受影响最大,因为那是大脑神经发育的高峰期。

    如果小时候没有经历过强社交环境,家人和周围的人没有主动且高频跟自己沟通,就不太会社交,长大要想习得社交能力,就需要加倍的磨练才行。

    我小时候父母外出工作,把我留在老家多年,基本算是最早的留守儿童,虽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词汇。

    小时候没有家庭的沟通交流,长大后又成了宅男……

    所以,我不仅作品中不太会写社交,现实中我也不会跟读者打好关系,不懂运营作品,甚至连管理都是主动找我。

    我是那种典型心态积极但行为不主动的家伙……

    我确实没有掌握相关的社交能力,大脑里缺少相关的神经,很多事就意识不到。

    现在,我有一定意识,正在慢慢学习,努力改进,但能力还没有培养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